曾经北漂八年,把北京的土著特产都尝了个遍。不仅如此,每次遇好友来京,必请;过年回家,能带的也是必带。

那北京究竟有哪些好吃的土著特产呢?排名不分好吃等级,今天分享一下,如果你去北京旅游,也记得给家人带一份哦!

第一件:京八件

估计很多北漂几年了都不知道京八件是啥,我有个朋友就是。

“京八件”又叫“大八件”,它由八种形状和口味各不相同的京味糕点组成。里面的馅主要有枣泥、葡萄干、青梅、玫瑰、豆沙、白糖、香蕉、椒盐等八种原料。然后用猪油、水和面做皮,以皮包馅,烘烤而成。

形状上也很有讲究,通常要做成扁圆、如意、桃、杏、腰子、枣花、荷叶、卵圆等八种形状。

寓意上,还分别有代表福、禄、寿、喜、财、文等八种美好象征的意思。

第二件:北京豆汁儿

北京豆汁是北京独有的吃食儿,是水磨绿豆制作粉丝或团粉时,把淀粉取出后,剩下的淡绿泛青色汤水,经过发酵后熬制成的。据说早在乾隆年间,豆汁已经传入皇家了。

在吃法上,老北京喝豆汁儿还很有讲究,首先得烫,其次,必须要配上切得极细的芥菜疙瘩丝、然后淋上辣油,再搭上两个“焦油圈儿”,吃起来主味酸、回味甜、芥菜咸、红油辣,再加上焦圈儿的脆和香,那劲儿,绝配!

但是,豆汁的气味及味道实在是太独特了,若非长期接触,很难喝得惯这个味。

所以,老北京有句话叫“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

第三道:豌豆黄

豌豆黄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点心。通常是将豌豆洗净、去皮、磨碎、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

其做法和绿豆糕如出一辙,成品外观呈浅黄色,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早在清宫年间的豌豆黄,则以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成,因慈禧喜食而出名;民间的糙豌豆黄则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

第四道:北京炒肝

北京炒肝可不是平日里我们在餐厅吃到的爆炒猪肝,它是北京的传统早点小吃。

它由猪大肠,猪肝等制作而成,是在原来售卖的”白汤杂碎”的基础上,去掉了心和肺烹饪出来的,还勾芡了的。

早餐吃这个,估计很多人都接受不了。

第五道:老北京炸酱面

老北京炸酱面是一道传统的中式面食,由菜码、炸酱拌面条而成,流行于北京 、天津、河北等地。

主食材是面条,酱料主要以干黄酱和甜面酱为主,配菜就比较灵活了,可放黄豆芽、五花肉、鲜香菇、芹菜、黄瓜等。此外,葱段、姜末、蒜末、料酒、生抽、老抽、料酒也是少不了的。

但很多吃过的人表示,习惯不了这个味,跟其它地方的不太一样。

第六道:驴打滚

驴打滚,是东北地区、老北京和天津卫的传统小吃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因其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制作这道小吃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通过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出美味,最后,外层再筛上豆面即成。

个人对这道小吃倒是情有独钟, 诱人的金黄色外表下,豆香馅甜,入口绵软,香甜入心,黄豆面入嘴后还可以不嚼,第一次就爱了。

第七道:北京烤鸭

北京烤鸭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吃过全聚德的还有其它酒楼的,都不错,有人说不好吃,这个可能没遇到好的饭馆吧!

至于超市里买的包装袋的烤鸭,牌子太多了,真说不上来那个最好吃,第一次拎回家的一个牌子真心不错,后来再次捎回家,就感觉不怎么样了。

第八道:北京果脯

据说,北京果脯是采用宫廷传统秘方制成的,由鲜果加工而成。

品种有苹果脯、梨脯、杏脯、桃脯、沙果脯、香果脯、海棠脯、枣脯等上千个,据了解,是被农业部认定的绿色食品。

吃起来,口味酸甜适中,爽口滑润,甜而不腻,果味浓郁。

它和蜜饯还不一样,蜜饯太有黏性粘手,果脯则色泽鲜亮透明,表面干燥,只是稍带一点点粘性,过手完全不用擦手都可以。

好了。关于北京传统的几道地道小吃我们就分享到这里了,经常去北京出差和偶尔去北京旅游的朋友,记着给家人带一点回去尝尝京味哦!

不过,特产这东西,本地土著往往觉得它是最好吃的,但外地人不一定会喜欢那个味,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就像我一个朋友,有一次她来京,我说一定要请她吃一遍京城的特产美食,她直言:早就吃过,求求你别请我吃那些,炸酱面豆汁儿炒肝实在是咽不下去!豌豆黄驴打滚京八件果脯还可以考虑带点回家。

我妈好像也不太感冒,也曾直言让我别再浪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