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ely Planet

浪漫的白色情人节到啦!跟今天最适配的礼物,当然非巧克力莫属~

迪拜的骆驼奶巧克力,澳大利亚的蜂巢巧克力,旧金山的单豆巧克力冰激凌……巧克力的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精彩纷呈,也从未像今天这样美味可口。虽然不同地方的人对于巧克力口味的偏好不尽相同,但创造力却是无所不在的。想品味传统,就试试吉事果蘸巧克力酱,想感受新鲜,就去一年一度的巴黎巧克力沙龙展上欣赏“巧克力时装秀”。

巧克力的类型有哪些?哪些城市有着最深厚的巧克力传统?巧克力都有哪些神奇搭配?关于巧克力的万千故事,LP这就告诉你~~~

©Lonely Planet

“LP

巧克力有哪些类型?

成品巧克力一般由可可脂、可可粉、牛奶和糖四种主要原料构成,这四种成分的此消彼长,会对巧克力的颜色、质地与味道产生巨大影响,也让每个人都能找到最对自己胃口的巧克力。

——Lonely Planet《环球巧克力之旅》

>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dark chocolate)是巧克力的一个极端,里面几乎只有可可脂与可可粉,绝不会为了让口感更为顺滑而添加牛奶,糖的用量也比其他巧克力低。这种巧克力颜色很黑,口感更脆更酥,甚至带有粉末的质感

©Lonely Planet

黑巧克力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发酵烘焙后的可可豆的那种苦味与烤香,销售时几乎一定会标明可可含量(或称纯度),通过这个数值,你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某款黑巧克力会有多苦。一般来说,黑巧克力的可可含量在70%到100%之间。

©Lonely Planet

>苦甜巧克力/半甜巧克力

苦甜巧克力(bittersweet)与半甜巧克力(semisweet)是在黑巧克力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两种类型,里面同样不加牛奶,但含糖量要高于黑巧克力,而且半甜巧克力的含糖量一般高于苦甜巧克力。

©Lonely Planet

各家巧克力企业对于“黑”“苦甜”“半甜”的理解不尽相同,选择时不可一概而论。但是,苦甜与半甜巧克力的可可含量至少要达到35%。

>牛奶巧克力

顾名思义,牛奶巧克力(milk chocolate)就是加了牛奶的巧克力。牛奶的加入让这种巧克力在口感上更加香浓脂滑,又因为牛奶中的固形物能够缓和可可的原味,所以吃起来远没有黑巧克力那么苦。在整个北美与欧洲地区,牛奶巧克力都是最受欢迎的巧克力类型。

©Lonely Planet

>白巧克力

白巧克力(white chocolate)是与黑巧克力对立的另一极。黑巧克力有可可脂、可可粉和糖,就是没有牛奶,而白巧克力是有可可脂、糖和牛奶,就是没有可可粉。因为缺了这一种东西,白巧克力才拥有了不同于其他一切巧克力产品的白色。在口感方面,白巧克力类似牛奶巧克力。

©Lonely Planet

“LP

欧洲顶级巧克力城市

法国 · 巴黎 · Paris

巴黎有Pralus,有L’Etoile,有Alain Ducasse巧克力工厂里的44种口味可选,有帕特里克 · 罗杰(Patrick Roger)的巧克力雕塑可赏,还有一年一度的巧克力沙龙展(Salon du Chocolat)可逛。

©Petr Kovalenkov/Shutterstock

比利时 · 布鲁塞尔 · Brussels

比利时巧克力堪称世界巧克力排位赛的种子选手。从令人沉沦的巧克力喷泉到马克里尼(Pierre Marcolini)、布隆迪尔(Frederic Blondeel)这样的巧克力传奇,首都布鲁塞尔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Lonely Planet

瑞士 · 苏黎世 · Zurich

大多数人知道瑞士巧克力,很可能是通过瑞士三角巧克力(Toblerone)、瑞士莲(Lindt)这种畅销全球的大品牌 。可事实上,瑞士的苏黎世就拥有Taucherli等许多家全流程自制巧克力店,水平绝对超乎想象。

©Lonely Planet

“LP

亚洲顶级巧克力城市

中国 · 台湾

近十年来,中国台湾的巧克力师与巧克力品牌在国际顶级巧克力大赛中屡创佳绩,让评审们惊叹不已,也让台北的那些米其林星级餐厅争相与他们合作。

©Lonely Planet

台湾的巧克力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却是欣欣向荣,前途不可限量。2018年,世界巧克力大赛甚至专门邀请中国台湾为其举办亚太区的揭幕赛。

©Lonely Planet

目前,台湾本土品牌越来越多,原料主要是进口豆,制作的松露和夹心巧克力水准一流,但是若想获得最最独特的台湾巧克力体验,那就必须要到当地的某个可可农场参观一番。

印度尼西亚 · 乌布

用印度尼西亚生产的可可豆做出的巧克力,一般颜色偏淡,风味独特。可可豆最初是由欧洲人带过来的,但种植始终断断续续,不成气候,直到20世纪后期,政府与农户联手协作,才最终让印度尼西亚发展成了今天全球第三大可可豆生产国

©nazimages/Shutterstock

巴厘岛的豆荚巧克力工厂就在乌布,游客在那里可以参观到印度尼西亚可可豆如何经发酵、晾晒、烘焙、研磨等工序,最终变成各种各样美味的精品。可可豆本就是印度尼西亚顶级出口作物之一,这些可可豆与种植它们的农民就是巴厘岛巧克力产业成长的肥沃土壤。

©Lonely Planet

菲律宾 · 达沃市

喜欢巧克力的人来到菲律宾,应该径直奔赴棉兰老岛(Mindanao)上的达沃(Davao)。位于菲律宾南部的达沃地区处在世界“可可带”之内,菲律宾全国1万吨可可豆的年产量,大约有80%是由这里贡献的,年收入高达600万美元。

©Joshua Edward Quillo/Shutterstock

菲律宾的可可豆产业乃是拜西班牙殖民者所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种植不成规模,全国少有大型可可农场,多是农民在自家后院里栽上一些可可树,只为能轻轻松松地喝上自己做的菲式热巧克力

©freedomnaruk/Shutterstock

菲律宾著名巧克力品牌Theo&Philo、马拉戈斯和Auro Chocolate正是依靠达沃农民种植的可可豆才创造出了一款款独特的巧克力棒。来这里参观工厂,光顾巧克力店,一定能迷晕巧克力迷。

越南 · 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是越南首个手工巧克力品牌玛柔(Marou)的大本营。你可以去该品牌的咖啡馆里,欣赏当地生产的公平贸易可可豆如何在师傅们熟练的操作下经过回火浇模变成巧克力,并且当场享用他们的劳动成果。

©Sean Hsu/Shutterstock

而且,胡志明市并非只有玛柔一家独大,Belvie Chocolate Cafe、Cyrus Chocolaterie等都很值得一访。

“LP

你不一定知道的神奇巧克力搭配

巧克力属于那种很百搭的食物,跟甜的、咸的都能配成美妙的组合。我们在这里列出了的巧克力搭配,某些也许相当另类,但每种都让人无法拒绝,目的是把你对巧克力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

——Lonely Planet《环球巧克力之旅》

©Lonely Planet

>墨西哥辣椒酱

墨西哥辣椒酱(mole poblano)已有数百年历史,口感十分丰富,各种味道实现了微妙的平衡,巧克力本就是其中一味原料。吃这道菜的时候一定不要急,要细品黑巧克力的味道是怎样缓和了番茄的酸爽与辣椒的火热,进而又是如何被丁香等香辛料放大的。

©Lonely Planet

>炖牛肉

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涅地区有一道特色菜叫加斯科涅炖牛肉(boeuf à la Gasconne),由牛肉和蔬菜经小火慢炖而成,而其中一味作料就是黑巧克力。蘑菇与百里香负责用泥土的清香给整体口味打底,而巧克力与雅文邑利口酒则负责增加甜蜜感。

©Stepanek Photography/Shutterstock

>啤酒

比利时的巧克力丝滑醇厚,啤酒千奇百怪,两大知名特产搭配到一起竟然天衣无缝。建议用黑松露巧克力搭配霸道的艾尔啤酒,用牛奶巧克力搭配树莓啤酒或者樱桃啤酒,这样最能突显舌尖上丰富的味道。

©Kit Leong/Shutterstock

>烤猪肉

烤肉在美国南方是一门艺术,为了提升口味,猪肉上可以撒辣椒面,可以抹酸香酱,但某些人也会用上巧克力。在孟菲斯,培根可以蘸着巧克力吃,烧烤酱也有巧克力款可选,你不用多想,撸起袖子一口接一口地吃下去就是了。

©Netrun78/Shutterstock

>蓝纹奶酪

黑巧克力拥有类似浓缩咖啡的浓醇,用它搭配那种味道很冲的蓝纹奶酪效果出奇地好。你在英国就能品尝到这对奇特的美食伴侣,巧克力用的是Green & Black牌的,可可含量达60%,入口如丝绒一般顺滑,奶酪用的是斯蒂尔顿 (Stilton)蓝纹奶酪,味道很霸道。

©Stephen Barnes/Shutterstock

>鱼子酱

用鱼子酱搭配白巧克力,一顿普普通通的野餐或者晚餐马上就提升了一个档次。分子料理学家们信誓旦旦地保证,味道香甜、口感如脂的白巧克力能让味道咸香、口感灵动的鱼子酱变得更加可口。

©Lisovskaya/Getty Images

“LP

全球特色热巧克力

作为经典热饮,热巧克力在不同国家得到了不同的演绎——有的放辣,有的加酒。

——Lonely Planet《环球巧克力之旅》

>绿热巧克力,法国

寒冷的天气自然会催生出霸道的热饮。在法国阿尔卑斯地区,当地人会调制一种“绿热巧克力”(green chaud),用巧克力奶打底,并加入大量的荨麻酒(Chartreuse),热气腾腾地喝下去,有草本植物香、有酒香,暖心又醉人。

©Lonely Planet

这种饮料最初是当地修士发明用来强身祛病的,如今成了滑雪客最爱的身体燃料。

>奶酪热巧克力,哥伦比亚

哥伦比亚的奶酪热巧克力(Chocolate Santafereño)讲究用咸咸的白奶酪与巧克力作对比。端上来的时候,一小块奶酪一般放在手边,让客人边蘸边吃边喝,偶尔也会直接泡进去,融化后会在杯底形成泡沫一样的浓浆。

©Lonely Planet

>辣椒面热巧克力,匈牙利

红红的辣椒面(paprika)是匈牙利料理中的招牌佐料,不管是辣椒鸡(chicken paprikash)还是红烩牛肉(goulash),都因为它的存在拥有了一种独特的熏香。

©Sharomka/Shutterstock

匈牙利人实在太爱辣椒面,许多人就连喝热巧克力(orró csokoládé)的时候都忍不住要撒点儿,为热巧克力平添了一分“热辣”。

>吉事果蘸巧克力,西班牙

西班牙的热巧克力过于浓稠,不算饮料,更似蘸酱。好在西班牙人发明的吃法是吉事果蘸巧克力(Churros con Chocolate),这种西班牙油条外酥里嫩,蘸上香浓的黑巧克力酱,口感堪称完美。

©Lonely Planet

>巧克力粥,墨西哥

墨西哥人喜欢把巧克力、玉米面、糖和炼乳搅在一起熬成巧克力粥(champurrado)。这种又黏稠又营养、又暖心又暖身的另类热巧克力起源于美索亚美利加的古代文明。今天的墨西哥人也对经典配方进行了改良,在里面放了香草和肉桂。

©Lonely Planet

>浆果热巧克力,波兰

波兰人爱浆果,所以往热巧克力里放浆果——比如葡萄酒浸渍出来的树莓——这种事是可以理解的,要的就是这种酸爽。从波兹南(Poznań)到比亚韦斯托克(Białystok),在遍布全国的E Wedel连锁咖啡店就能喝到。

©Lonely Planet

>菲式热巧克力,菲律宾

想品尝菲式热巧克力(tsokolate)必须得早起,因为在菲律宾只有早餐时才能喝到。这种东西就是可可块放在热水里泡出来的,喝起来略有颗粒感,劲头特别大,所以一般也会加一点牛奶缓冲一下。

©Lonely Planet

>花生酱热巧克力,美国

花生酱热巧克力(Peanut Butter Hot Chocolate)是花生酱与巧克力的搭配,咸与甜的完美结合让你在热巧克力中也能品出蛋白质带来的满足,魅力令美国人根本无法招架。

©Lonely Planet

>“死阿姨”热巧克力,德国

“死阿姨”(totetante)这种流行于德国北部以及丹麦的热巧克力,并不像听起来那么没营养。打底的热巧克力里会倒进一小杯朗姆酒,上面再放上一大坨打发奶油,非常好喝。

©Lonely Planet

“LP

全球顶级巧克力节

法国巴黎巧克力沙龙展

Salon Du Chocolate

一场为期五天的巧克力盛会,会场就在凡尔赛门巴黎会展馆(Paris Expo Porte de Versailles),品鉴、讲座、展示等应有尽有,还专门为小朋友开办了相关活动,同期举行的时装秀更是令人脑洞大开。

©Lonely Planet

如果无法来巴黎参加主展,记得留意在其他地点、其他时间举办的分展。

意大利佩鲁贾欧洲巧克力节

Eurochocolate

欧洲巧克力节每年10月翁布里亚大区首府佩鲁贾举行,至今已办了23届,参加者足有90万人,每个都是可可的铁杆。除了品鉴、巧克力烹饪课等活动,现场甚至还会展出可以吃的巧克力雕塑。

©pavel068/Shutterstock

建议先把参展摊位逛个遍,买够欧洲顶级制造商制作的巧克力产品,然后撇开人群,悠然地去探索佩鲁贾老城的石砖小巷与华美广场。

德国蒂宾根巧克力节

Chocolart

德国巧克力(schokolade)的大狂欢,魅力令人无法拒绝,每年12月举行,为期六天,品鉴、果仁糖制作课、可可绘画、讲座和厨艺课都属亮点活动。

©SeanPavonePhoto/Getty Images

举办地在蒂宾根老城(Altstadt),此季夜间灯火华美,为节日增色不少,而且在这个节上玩够了,还可以顺便逛逛当地的圣诞集市。

格林纳达圣乔治巧克力节

Chocolate Fest

每年5月举行,旨在庆祝岛国格林纳达的有机巧克力产业,其间会举办众多巧克力主题活动,向参加者宣传格林纳达的可可历史,介绍可可果在当地变化成巧克力的全过程,探讨可可在餐饮界扮演的角色。

©Frank Fell/robertharding/Getty Images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各种巧克力主题酒店、欧洲老式咖啡厅制作的著名巧克力蛋糕、饱含童年记忆的经典巧克力糖,在《环球巧克力之旅》书中都有提及。

本书按国家进行介绍,每个国家根据其地区的字母表顺序进行排列,介绍能参观、品鉴、消费巧克力的地点。在介绍每个地点的时候,我们都会推荐那里必须一试的特色巧克力,也会告诉你周围值得尝试的旅行体验

想知道有关巧克力的一切,

答案尽在书中!

点击【阅读原文】

现在就下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