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气候温湿,一年适宜养四季养蚕,即春蚕、夏蚕、秋蚕、晚秋蚕。明初朝廷推行鼓励农桑政策后,江南地区开始大规模种桑养蚕,从而出现叶市、丝市这样的“专业市镇”。对农家人来说,1 亩桑田的收益抵得上 10 亩稻田,蚕桑固然成了农业的重头。明清以来,“頔塘西去路,蚕事胜耕田”的图景,在震泽绵延了数百年光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吴越地区历来称蚕为“蚕宝宝”,而日夜为它们操劳的养蚕妇女便是“蚕娘”。蚕宝宝很娇贵,需要小心饲养,为了保障蚕种的成活率,蚕种都是由多种经营管理局下属的催青室集体催青,然后一层层分发到各乡镇、各村、各家各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春蚕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季,产量高、价格好,关乎农家一年的收成。老话说“春茧半年粮”。养蚕的关键是掌控好温度,“春蚕宜火,秋蚕宜风’。蚕种喜欢温暖,但又不能太热,要在蚕室里放一个火炉“伺候”。过去,“暖种”要靠蚕娘的体温。清乾隆《震泽县志》里就有“以帕裹种,贴于胸前”这样的记载。

旧时吴越地区还有不少于与种桑养蚕的风俗。一季春蚕,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称为“蚕月”一到蚕月大家都闭门不相往来,称作“蚕关门”。一方面是太忙,另一方面是怕细菌让蚕宝宝染病。

养蚕人有很多忌讳,不能说“死”或相关的字。在平日,忌说“姜”,因为僵蚕是一种蚕病,他们把“姜”叫作“辣烘”。此外,“酱色蚕”也是一种蚕病,所以邻里之间不能相互借酱油。

摄影:邱树新

蚕的一生有五个生长过程,震泽人分别称作“头眠、二眠、出火、大眠、上山”。眠,是蚕在蜕皮时不吃不动的一段时间。大眠以后,是蚕宝宝生长最快的阶段,它们不停地吃、不停地长。蚕宝宝吐丝结茧,即“上山”。仿佛在那一刻,它们长途跋涉的一生,攀向了巅峰。她把一条条“上山”的蚕拣出来,放到一串串用稻草做的“柴龙”上。“柴龙”是它们作茧的地方,也是蚕宝宝最后的“道场”。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王砚。内容来自:《风物中国志·震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