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留湖湾及多股分流河道。1.残留湖湾,2.沼泽,3.分流河道。

中国人每天都可以看到长江流域五大淡水湖的分布地图。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联播后,就会有天气预报,一位主持就会指着中国地图讲解哪里有雨、有太阳、有风,分析一天和几天的气候变化。这个节目的收视率恐怕居全国之首,然而主持人指着的地图除了省界外,就是长江流域五大湖最醒目。

大概我是湖南人,对母亲湖的洞庭湖很关注,可是虽说她是第二大湖,从图上看她不是第二,比第三的太湖和第四的洪泽湖都要小。而且其他4个湖总是那么明亮分明,而洞庭湖总是那么若隐若现。新闻联播播出这张图,我看了没有什么,只能说绘制这张图时不严谨;可是对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学龄前的儿童,就向他们发出了错误的信息。为此我为母亲湖不平,现在我们摆摆事实,您绝对不是图示的比洪泽湖还小的湖,您也不是第二大湖,而是第一大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分布与面积。

洞庭湖跟鄱阳湖相比,先天条件要好

洞庭湖和鄱阳湖都是距今1.5亿年左右的燕山运动形成之断陷盆地演化至今所成。

1.洞庭盆地有1.88万平方公里,鄱阳湖盆地约1.12万平方公里,只有洞庭盆地60%不到。

2.第四纪形成的冲积平原,洞庭湖区约1.4万平方公里,鄱阳湖区只有0.92万平方公里,是洞庭湖的65.7%。

3.洞庭湖汇水面积26.3万平方公里;鄱阳湖汇水面积16.2万平方公里,是洞庭湖的60%

4.年入湖水量,洞庭湖是3018亿立方米,鄱阳湖只有1500多亿立方米,不到洞庭湖的1/2。

5.入湖及淤积沙量:洞庭湖三峡水库运行前的1955~2005年年均入湖为1.5615亿吨,年淤积1.1427亿吨;鄱阳湖多年入湖为0.2108亿吨,年淤积1067万吨。鄱阳湖入湖泥沙只有洞庭湖的13.5%;鄱阳湖淤积泥沙不及洞庭湖的1/10。

6.洞庭湖区地壳现代沉降速率约10毫米/年左右,鄱阳湖区仅为0.35毫米/年,只有洞庭湖的4%,鄱阳湖区沉降速率远比洞庭湖区小。故白垩系至第三系厚度洞庭湖区有近6000米,有丰富的盐类、金刚石矿产,是聚宝盆;鄱阳湖区只有约1500米,所产矿藏根本没法与洞庭湖比。

两大原因限制洞庭湖成为第一大湖

通过以上数据的比较,都说明洞庭湖比鄱阳湖大,故在1941年出版的《中国地理学基础教程》中,认定洞庭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可后来不知何时就变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鄱阳湖却跃居为第一淡水湖,其原因有两点:

1.在地壳沉降不变的情况下,湖泊兴衰一个重要条件是泥沙淤积的多少。洞庭湖在三峡水库运行前,10倍于鄱阳湖。因此洞庭湖萎缩进程就比鄱阳湖快得多,故在1980~1990年代,不少研究洞庭湖的学者,其中包括湖南大多数学者,惊呼洞庭湖在数百年内消亡也就顺理成章。于是有知名专家绘出了200多年后的洞庭湖将“被割裂成沼泽,零星分流间残留湖湾及多股分流河道”。但到目前为止,还找不出鄱阳湖会消亡的论调。“一个行将消亡的洞庭湖”还能成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吗?算第二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自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入湖泥沙也只有1000多万吨,其淤积速率已接近或小于鄱阳湖,而地壳沉降速率却大大高于鄱阳湖,是他的28倍。因此洞庭湖现在正处在一个兴旺扩大时期,这一点鄱阳湖无法追及。

2.尾闾是指河流的末段,如果条件合适,则可形成尾闾湖。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的末段处在洞庭湖区平原中或在洞庭湖中,有人认为洞庭湖就是四水的尾闾湖也不无道理。这就是说湖与河很难分清,为分清有人称为“四水洪道”,现在计算洞庭湖面积时,四水洪道1300平方公里排除在外,显然是不合理的。而鄱阳湖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水除赣江外,尾闾形不成尾闾湖。只是在河口或入湖口处形成三角洲等微地貌。因此没有洪道之分,计算面积时自然无洪道可排除。如果洞庭湖加上洪道面积,现在有4040平方公里,比鄱阳湖3583平方公里大了457平方公里。

一位法国地理学者考察了世界大江大河的地理环境后无限感慨地说:“上帝给了中国一条举世无双的长江及与之相配套的两岸之湖泊”(郭同旭1999)。确实,长江两岸湖泊无以数计,其中有我国著名的五大淡水湖,构成的长江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是我们的骄傲。至于洞庭湖、鄱阳湖谁是第一、第二并不重要,自有客观标准,但如果从地质环境及其演化,洞庭湖的规模过去、现在和将来别的湖是无法比拟的,她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是别的湖无法比拟的。

文、供图/童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