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创始人王兴,曾经说过一个数据:“中国的本科概率,只有4%左右”。换句话说,在中国,100个人中,只有4个是大学生。

因为互联网时代,人人有事没事都可以在网上接触到相关的知识、八卦、人物;总感觉身边人人都是大学生,少有“文盲”的出现。

但中国真的太大了,就像贾樟柯说的:“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从90年代开始快速发展至今,我们的长辈们经历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是一个个鲜明有趣的故事。他们的一生勤勤恳恳,可生活还是会把他们拍在岸边,踩在脚下,年纪越大就越陷越深,直到陷进土里,没人记得,没人记起。

但我总觉得,不管是谁,不管是成功人士、静英人士还是处于边缘的人们,无论他们拥有什么,总要把他们的个人生命痕迹、经过的故事记载下来,用以故事来见证那些原本游离于边缘的人物,以及他们的辛酸。

一、另类的乡村悬疑

前几天看了魏思孝《余事勿取》这本书,书的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展现一个山东中部地区的农民在死前三天的故事,从这个故事衍生出因时代变迁而带来改变的乡村里的众生百态。

很少有作品能够展现一个乡村的全貌,去讲述在大城市高速发展下乡村人民的故事,且是以一个悬疑命案为故事的开头去展开,讲述在平静的乡村下,同样暗涌着“黑水”、“无奈”与“眼泪”。

而魏思孝,他本人作为一个85后,恰好是经历了90年代飞速发展的时期,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他可以很好的展现这个时代带来的影响,可以着力去刻画这个时代下随暗涌漂浮的众生。

既然我给它判为是“乡村悬疑”,那就有一定的道理。

小说以卫学金的死为开头,继而去铺设相关的“嫌疑人”;从经济型小旅馆到车站前人来人往的小摊,再到陈旧、少人的网吧。将原本是处于边缘的人物,一点一点的搬到台前,成为了本书的主角,也将那些游荡在小网吧、钟点旅馆、十字楼口的红灯区等这些环境中的各类边缘人物,如网管、农民、小姐等,用这些小人物,来营造一个充满迷雾却会让人读起来觉得无奈、辛酸的文学。

他们本就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们,在同一个地方遇见并建立友谊,又在同一个地方,将原本是“朋友”的伙伴的死亡,当做是无聊生活的“谈资”,让我总有点“三观被重建”的感觉。

以往也是读过相关时代的作品,比如余华、莫言、路遥的小说,虽然都是关于这个时代农民的命运,但展现的手法与作品的创意却大不相同。

悬疑、凶手、断案,很难想象到原来这类词汇也是可以用在极具时代感、真实感的作品上。全书三个人物,三个主要章节,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案件,以时间插叙来表现故事的结局,总让人在迷雾中去寻找答案的感觉,以一种另类的“乡村悬疑”惊艳到读者,是魏思孝的功笔。

二、见证边缘人物的辛酸

人人都说《余事勿取》是作家魏思孝迄今为止最成熟且动人的小说。没读过这本书,还真的无法去体会何为“最成熟且动人”的作品。

单从书名来说,它是来自于“平治道涂,余事勿取”的风水术语。一般存于黄历中的“迷信”信仰,农村人、老一辈都会有这种信仰,他们总觉得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看看黄历,“余事勿取”一旦出现,他们会严格遵守黄历上说的一切事儿,这一天,除了黄历上讲的宜做之规矩,其他都不适合做,否则会引来灾祸。

这让我想到了魏思孝的名言:“总有一段难熬的日子,让你自我怀疑。不过当你再经历多一点,会发现,那只是生活的常态。”

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会取名“余事勿取”,后来读完了书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书名,有两层意思:一是农村人会相信风水术语,采用这个书名,很大一部分为了点明全书中心,毕竟书是关于几位来自农村的人的故事。

二是关于这些来自农村的边缘人物,他们的一生都在被支配,他们无助、无奈、辛酸,只能依靠看黄历避开一些黄历上认为对自己不利的事儿,来去缓解一些生活带来的无助感。

也正是因为这个书名与书中每个章节开头的黄历,魏思孝见证了边缘人物的辛酸,也让读者感悟到人的命运总是能被某种玄妙磁场支配,而这种玄妙,却不可说,也不知是何种的悲酸。

三、结语

写乡村故事的作者有很多,有人为了改变,有人为了唤醒,而魏思孝去描写那些乡村中“失意的人”,我想,他不是为了改变或是唤醒某些东西,而是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所能做的,也只是尽可能把这些时代和个体冲撞的痕迹记录下来,在时代这堵墙上,留下一个个人形的血印,给后来人瞧一瞧,加深对当下的理解。”

这本书五天左右看完,看完后却有着无尽的无奈与辛酸,也许这就是一部能够打动人心的作品的成功之处。我读完后更愿意将《余事勿取》称之为“余事,吾取”,生活的辛酸,也不仅仅是来自农村边缘人的辛酸,每个人的生活,总有或多或少的无奈,但自己的事,唯有自己取之努力,才不会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