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是一类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取决于个人的生活方式,同时还与遗传、医疗条件、社会条件和气候等因素有关。目前慢性病的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已确诊慢病患者高达3亿人,且慢病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这一连串的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到底慢性病有哪些共同特点?对社会、家庭危害有多大?有哪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何自我管理?需要社会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问题,请用一点时间了解,肯定对你和你的家庭有帮助!

一、慢性病有哪些

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大血管病)

恶性肿瘤

代谢性异常(如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

精神异常和精神病

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

……

多种慢病

二、慢性病共同发病特征

常见、多发疾病

起病缓、病程长

经常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显著,有些几乎不能治愈

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

经济负担重

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如20~30岁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慢性肠胃炎等。

三、慢性病的危害

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轻者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重者致残致死,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四、慢性病共同危险因素

分不可改变危险因素、可改变危险因素Ⅰ(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心理)和可改变危险因素Ⅱ(生物学指标的异常)等。

五、慢性病自我管理目的

推迟慢性病的发生,延长人们的健康寿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最大可能地减轻对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失和经济负担。通俗讲,我们的追求目标就是“生得好,活得长,病得晚、死得快,尽最大可能压缩带病生存时间”

六、究竟要管好哪些内容?

(一)改变和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对可改变危险因素Ⅰ(不健康生活习惯和心理)和可改变危险因素Ⅱ(生物学指标的异常)进行干预。

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

积极运动和维持健康心理

合理膳食

控制高血压

控制糖尿病

调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二)学习必要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促使整个家庭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造支持环境。 此外,家庭成员的鼓励、关爱、和帮助{提醒服药,支持看病,帮助监测(血压等),陪伴锻炼},非常有利于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三)如何对付慢性病本身的问题: 患任何慢性病都要求做些新的事情,如服药、打针、吸氧等。它还意味着更频繁地与医生和医院打交道,有时还需增加新的锻炼活动和改变饮食。

(四)疾病随访与监测:加强相关疾病的自身监测(血压、血糖、呼吸,心跳等)、反馈治疗措施及效果,定期进行复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早进行非药物或药物治疗

(五)学会与人沟通: 当患有慢性病后,良好的交流变得更为重要。对于病人本身而言,要让医生、护士真正了解自己;让家人、朋友理解和帮助自己;需要尽可能地从别人那里获取资源,寻求帮助及尽量帮助其他病友走出困境。因此,自我管理者需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交流技巧。

(六)如何管理服用的药物:包括按医嘱服药(特别是服用多种药物时)、正确理解药物的副作用、如何与医生有效沟通等。

(七)慢性病自我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患者自己知道什么时候需要帮助和如何得到帮助。需要别人的帮助来完成日常事务、协助做家务或完成生活中的其他活动,并不意味着他已经是疾病的牺牲者。相反,知道在生活的哪些方面需要特定的帮助,可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更加了解。

总结:慢性病实现自我管理,建立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代谢异常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及控制、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重要手段。慢性病是人的一生可能都会遇到的,如你将来要有更好生活质量,爱健康爱自己从现在做起,预防胜于治疗。

本文图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关注点赞或评论区留言,以了解更多更好的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