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许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更不能赚钱,比普通人活着要辛苦太多。

但是,有这么一个组织: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它是残疾人生活的“福音”。

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拥有近100个低视力康复点,帮助数十万白内障患者恢复视力;

它还有600多个聋儿语训部,几十个盲人有声读物图书馆,使得数千人成功就学;

还建立了2000多个残疾人活动场所,1000多个社区康复站,帮助残疾人训练、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与参加社会劳动能力等等。

残疾联合会能有今天这么庞大的资源与耀眼的成绩,都离不开一个人的功劳,那就是邓朴方。

他也是一个残疾人,双腿站不起来,只能坐在轮椅上度日。但他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邓小平长子。

邓小平的长子为什么会是残疾人?

时间回到1968年9月,邓朴方被关在一间有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实验室里。

他深知,如果自己待在这个房间太久,肯定性命不保。为了逃命,邓朴方推开窗户,想顺着4楼的水管逃走。

结果,他不小心从3楼直接掉下去。好在,他的腰部刚好被一根铁丝拦住,随后翻了一个滚,背部着地。

“嘭”的一下,这根铁丝保住了他的性命,但他的脊骨与胸椎骨都折断了,自此落下残疾。

邓朴方到底为什么会被关起来?成为残疾人的他,又为何要选择去干这苦差事?

日本投降的前一年,1944年,邓朴方出生了。

这一年,任务非常繁重,邓小平夫妇整日忙于抗日任务,无暇顾及这位新生婴儿。因此,他们请了麻田村一位农民帮忙哺育孩子。

邓朴方一直到2岁都没有名字,这天,母亲卓琳看到儿子在地上玩耍,突然对邓小平感叹道:“你看我们家娃,快两岁了,也该取个名字吧。”

邓小平笑笑,把这一重任交给了旁边的刘伯承。

刘伯承仔细打量了一下孩子,提笔在纸上写下:“朴实方正,并圈出朴字与方字。”

邓小平夫妻看完,都笑了笑,非常满意。

自此,他们的长子就叫邓朴方。

邓朴方小时候的经历跟平常人一样,完全没有因为父亲是邓小平而显摆炫耀。

他留着一个小平头,戴着一副眼镜,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蓝色衣服,每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去上学。

有一次,邓朴方的自行车坏了,他身上也没有带钱,就找到班主任借钱坐公交车回家。

班主任十分意外:“怎么国家领导的孩子,连这点钱都没有。”

这样朴素的日子,一直贯穿了他整个中学生活。

邓朴方的成绩非常优秀,在班里名列前茅。18岁那年,他以每科平均90分以上,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

邓朴方之所以选物理系,一方面是自己感兴趣,一方面是国家刚好处于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时刻。

上大学的时候,邓朴方也一直保持着优秀成绩。如果不出意外,这位优等生大概会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科学家。

可是,随着毕业接近,邓朴方反而离自己的梦想更远了。

那段时间,国家处于动乱时期,邓小平是重点对象。身为长子的邓朴方,也被牵连受害。

1968年,邓朴方被关了起来。在被监禁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吃睡,又无法坐立,这样痛苦的日子,持续了四五个月。

眼见邓朴方还是不屈服,对方就将他关进带有放射性的房间里,这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出事后,更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看着倒在地上的邓朴方,一旁的人赶紧将他送去医院。可院方听说是邓小平的大儿子,竟然拒绝了,不肯收留。

连续去了几家医院,全都是这种情况。

一拖再拖后,还是没有结果。

幸好无论在怎样的社会,都是存有温暖的。

当所有人都拒接时,一位名叫王凤梧的工人看不下去了。

他用一辆平板三轮车,拉着不能动弹的邓朴方四处求医,到处写信申诉,四处奔走呼吁给邓朴方治疗,认为起码应该给到邓朴方人道主义的照顾。

在他的坚持下,最终积水潭医院愿意给邓朴方会诊,检查的结果是:胸椎骨折,下肢瘫痪,高烧40度。

对于邓朴方的情况,积水潭里的医生也无能为力。

之后,他们将邓朴方送到北京郊区的清河救济院。

救济院的条件很困苦,里面一共住了12个人,有10个人行动不便,只有一个80岁的老人,跟一个10多岁的傻孩子可以行动。

在王凤梧去看望邓朴方时,他说:“我走进去的时候,就有一股很熏的大小便气味,让人特别难受。”

而邓朴方即使身残,也要跟里面的伙伴们一起劳动,用铁丝编制纸篓,一天干12个小时,每个月赚几块钱生活费。

此时的王凤梧自己也穷,但是他还经常带好吃的给邓朴方,甚至把舍不得给孩子吃的苹果送给邓朴方。

邓朴方后来回忆起这段心酸的岁月时,他说:“我一生最感谢的人,除了父亲,就是王凤梧了。”

王凤梧那时候是真心实意去帮助邓朴方的,就算后来邓朴方条件好起来后,他也从来没有向邓朴方索要过什么。

邓朴方在救济院的时候,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

此时,他们谁也不清楚对方的情况。父亲在江西担心儿子的安危,儿子又担心父亲在何处受苦。

直到半年后,邓朴方的姑姑找到了他,才知晓一切。

在得知儿子差点丢掉性命,现在变成残疾的情况。卓琳哭了几天几夜,邓小平则一直坐在一边不说话,烟一根一根地抽着。

但事情已经发生,现在也无法挽回,邓小平只能赶紧写信,希望组织能将儿子送到江西,由他们亲自照顾。

周恩来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安排邓朴方去江西,让他们父子团聚。

邓朴方来到江西,父子二人刚见面的时候,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就这样四目相对,什么话也没说。

也许,眼神比话语更能表达出内心的情绪。

邓小平夫妇在那时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想要照顾一个残疾的成年人何其不易。

他们两人上午到拖拉机厂上班,下午在家里照顾邓朴方。

邓朴方要洗澡的时候,一家人就把他抬进洗澡间,然后邓小平给他擦身子。

因为年纪比较大,体力也不好,常常是儿子擦干净了,邓小平却累得一身汗。

每次看到父母忙来忙去照顾自己时,邓朴方心里总感觉酸酸的,因此,多年后邓朴方说道:“我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了。”

后来,厂里了解到邓朴方的情况,特意派出一名年轻护理工来照顾他,这才让邓小平一家子轻松些。

随着这场风波逐渐过去,在周恩来的力挺下,邓小平回到北京,他立即提出要求,让邓朴方接受治疗。在周恩来的批示下,邓朴方到北京最好的医院301接受会诊。

但是因为过了6年才处理,本来瘫痪可以下降到大腿以下,现在已经上升到胸部的地方。

这代表邓朴方此后只能躺在床上。

为了使邓朴方能坐起来,邓小平他们又请了世界著名脊椎外科医生阿姆斯特朗帮忙治疗。

这次手术完毕,邓朴方的脊椎得到恢复,已经可以坐起来。

这一路走来,从正常人到残疾,从无助到有护理,让邓朴方感慨良多,他产生了一个想法:建立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

这个伟大的想法,在后来造福了千千万万的残疾人。

在恢复健康后,邓朴方闲不住,开始找事情做。

有一次,王树声大将的儿子王鲁光与残疾人工作者在探讨给残疾人提供福利的事情。

邓朴方听后,立即表示想参与帮助残疾的工作,因为这个想法在他心里已经藏了许久。

有句话说得好,什么拯救了你,你就用什么去回报这个世界

1983年,邓朴方与王鲁光开始筹建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自此,我国的残疾人事业开始走向正规化。

刚开始的时候,邓朴方与王鲁光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在王鲁光家里坐在轮椅或床边上,就直接开始办公了。

起初,邓朴方只是想成立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但在深入了解后,他越发觉得,这应该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且要推向全国,使所有残疾人都能受益。

仅仅过去三年,中国就有约50万白内障,16万小儿麻痹症后遗症患者,在邓朴方一行人的努力下,得到帮助与康复。

智力残疾人工疗站、社区康复站、聋哑儿童康复中心也陆续建成,残疾人的保障工作日趋完善。

邓朴方感慨道:“这就是我们没日没夜干活的原因。”

不过,在不断为残疾人争取福利的时候,邓朴方也遇到过不少麻烦,有人污蔑他,说他贪污了残疾人筹集的资金。

邓朴方很无奈,他说:“有人说我是全国最大的贪污犯,还说我在国外的个人存款达到300多亿美金。”

面对这种情况,邓朴方召开记者会,直接放话,如果谁能把这300多亿存款找出来,我只留1%,其他全部捐献给国家。

后来,邓朴方不再去理会这些,他相信: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也变不了。

那些污蔑他的人可能不知道,邓朴方的身体虽然可以坐起来,但他依然是一个严重的瘫痪病人,他的肾、肝、肺功能都极差,血液循环也不好。

每次拖着这个病体,去进行全国性残疾人工作,都非常辛苦。

照顾他的一位助理说:“每次邓朴方出差后来,总是要生病一场,明明身体不适合外出工作,还偏偏不顾一切地全力投入,说了也不听劝阻。”

随着残疾工作越做越深入,邓朴方觉得,不能只停留在康复工作方面,残疾人的生活也需要得到改善。

于是,邓朴方组织有关部门,创办了不少特殊艺术教师培训班跟聋哑学校培训班,还帮了不少残疾人读中等专业与高等学校。

残疾人失去了许多体验生命美好的机会,他们的生活是寂寞的。但“特艺”培训班的兴起,让他们掌握了艺术才能,学会了表演,给残缺的生命里增添了精彩。

2003年,邓朴方获得“联合国人权奖”,他是首位获得此奖的中国人。

在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邓朴方聊到了自己父亲,他说:“此时我面对父亲是无愧的,父亲看到我是欣慰的。”

央视在《面对面》的一期节目里,这样评价邓朴方:“他是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开拓者与领路人。他生在一个特殊的家庭,却始终过着朴素的生活。他遭受过不人道的待遇,却致力于弘扬人道主义。”

看到邓朴方把残疾人事业搞得轰轰烈烈,就有人就议论道:“他是因为有邓小平儿子的身份,才能进展如此顺利。”

对于这个问题,邓朴方没有回避,直接讲道:“我干这个,从没有请过父亲帮忙。因为我觉得要干事业,就不能依靠父亲的声望。

当然,也确实是因为有这个特殊身份,我才能见到一些原本见不到的领导。但这样也好,有了这个机会,我才能把残疾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出去。”

无论邓朴方的特殊身份对他的事业影响了什么,这都没关系,因为自始至终,他一心只想帮助残疾人康复、就业,上学,摆脱贫困等。

也许是自己亲身体验过残疾人的不幸,所以更加觉得残疾事业的可贵。忙了这么多年的残疾人事业,邓朴方最感慨的其中一句话就是:“残疾人事业是让人流泪的事业。”

因为做不成事情,看着难受要流泪;做成事业,很激动能帮助这些困难的人,也要流泪。

如果没有1968年那场意外,中国或许多了一位卓越的物理学家。

但因为那场意外,中国多了一个致力于残疾事业的人。

有人说,邓朴方个人的最不幸,是中国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的最大幸。

这句话,真的是贯穿了邓朴方的一生。

参考资料:

福建党史月刊:《邓朴方:为中国残疾人的世界撑起一片天》

央广网:《邓小平的儿女们的现状:三千金各有绝活》

-END-作者:小海洋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