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中山公园告示牌

毛主席和陈老总在中央苏区龙岩革命和生活五年多,唯一留存留影的地方龙岩市中山公园,在公园红亭背后的草地上。上午,看到公园管理部门竖了一块温馨提示牌。上写道:“有蛇出入,请游客小心”。龙岩是全国仅有以龙命名的地级市,四大山脉在境内起伏,山高林密,涧水长流,生态好,生物多样性好,是人们敬称的小龙,蛇的天然繁育中心。

今悉公园有蛇出没,前两天,与黄金源蛇药第三代传承人黄晓军先生座谈;这两年,走访了多家养蛇场,对毒蛇既爱又恨,爱它是肉美营养,天然毒液治病养生,蛇皮、蛇胆、蛇蜕均可入药,全身都是宝,是南方人工驯养的经济动物。同时,蛇伶牙俐齿,搏击猛敌,伤人致命。

笔者采访龙岩黄金源蛇医第三代传人黄晓军医生

龙岩之幸,百年蛇害,有新罗区龙门街道湖二村黄金源家族四代人的坚守,与蛇害蛇毒作战,化害为利,从蛇口夺过无数苍生英杰。

前两天,在龙岩城的北环路黄金源的门店里,我与黄金源蛇药第三代传承人黄晓军先生聊了蛇伤患者的历史与现状。2021年,他救治的蛇伤患者100多例,他已经退休,开设个人诊所,为百姓求医提供便利,一个特色中医外科,一个家族四代人传承,名噪百年,时有蛇伤急救请求,患者的哀嚎声,生命至上的医道之人。他说,医治蛇伤患者欲罢不能。

他的爷爷黄金源,游走大江南北,学了一门绝技。1918年,回乡,在龙岩城与中山公园不足5公里的中山路开设蛇医蛇药店,坐店门诊。

相隔10余年。1929年,红四军三打龙岩城,井冈山下来的红军,向赣南闽西转战,衣衫褴褛,没有统一的着装 。于是,在龙岩长汀地方军阀的服装厂里,开始设计军装,首次生产制作4000套,有帽子,有上衣,有裤子,还有一条绑带。

红军要帽子、衣服好理解,绑带为什么要有呢?许多人不可理喻。据说,绑带主要有三种功能,其中,一种是防止红军在山林中奔袭,踩踏毒蛇,打仗埋伏时,被蛇咬伤。

闽粤赣边的山林是中央红军的天然屏障,天然的军营,红军战士长期在深山老林中,不少战士没有被敌人的枪炮打倒,却被蛇咬伤阵亡。

中央苏区时期,蛇医是闽西红军游击战士最重要的军医之一。时代大背景,为龙岩黄氏蛇医发展壮大带来机遇。

新中国成立后,黄氏蛇医闽医学术流派由此应运而生,闽派蛇医累世业医,子孙一脉相承,百年间已历五代传人。

第二代黄守林、黄守华协力同心,从龙岩和福州省城巩固拓展。

黄守林是国内著名蛇伤科专家,被业界誉为全国“四大名蛇医”之一。1923年生,是黄金源的长子,自幼从父学医,对祖国医学有特殊兴趣,经多年苦学,终于学有所成。尤其擅长蛇伤救治,常年下乡行医救治病患,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气。

1958年,福建省卫生厅特聘黄守林至福建中医研究所及福建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原省人民医院)设立蛇伤科,统筹全省蛇伤救治工作。

1963年,他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博采众“方”,研制“蛇伤急救药”,临床使用效果甚佳。1965年,在前药基础上制成“蛇伤解毒片”,此药在全国各地销售,并出口东南亚受患者欢迎。1971年,研制“福建蛇药”经临床使用,效果喜人,1978年,该药获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

1963年、1973年分别撰写《黄守林治疗蛇伤经验》和《毒蛇咬伤防治》两书,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规范蛇伤诊疗。1989年,研制生产专治神经毒蛇伤的“蛇伤急救液”,使许多危重病人获救。

黄守林和黄守华兄弟在龙岩蛇医店工作照

黄守华,少年时跟随父亲上山采中草药,学习诊疗疾病的经验。同时,喜爱美术。1952-1958年,他就读于厦门美术学校;之后,就读于西北美术学院,毕业后于青海西宁工作,1959年,他弃艺从医回家继承祖业、开展诊疗服务,其间经常送医送药下乡,行走于各地集市,推广蛇伤早期急救的方法,中草药防治的经验,减少了蛇伤伤残和死亡率。

1976年,他被特聘到龙岩市立医院(今人民医院),设立蛇伤科。1978年,调到龙岩地区医药研究所,任蛇伤研究室主任。从事蛇伤防治,以及蛇类的综合利用等工作。利用政府搭建的这一平台,黄守华在祖传蛇伤草药的基础上,经反复筛选,反复试验,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制成“龙岩蛇药”。龙岩蛇药分为三种剂型:蛇药片,急救胶丸,蛇药膏。

片、丸、膏蛇药的问世,结束了治蛇伤只能用鲜草药的历史,让蛇药药剂前进了一大步,达到用量少,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良好效果。1979年,通过龙岩科技、卫生部门验收,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产品远销江西、湖南、四川、贵州等各省。

与此同时,蛇类的综合利用也取得成效,“人工孵化眼镜蛇”获得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梅花十八峒中草药自然资源探查报告》一文获省科技成果奖,轰动一时,中国新闻频道、福建电视台、福建广播电台、福建日报、福建科技报等媒体纷纷报道。

改革开放后,第三代传人黄小宾和黄晓军不负重托,赓续祖传。

黄小宾,黄守林之子,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蛇伤科科主任、硕士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外科学术带头人。

1999年,福建省卫生厅授牌成立“福建省蛇伤救治中心”,为救治中心负责人,他针对福建地区的毒蛇特性,改良研制了蛇伤胶囊,提高了蛇伤临床疗效。蛇伤救治中心负责培训全省基层单位开展毒蛇咬伤的规范化诊治并承担全省蛇伤危重、疑难蛇伤病人的会诊和转诊工作。

新的医学思想的出现,既要继承前人的医学成就,又须有后世医家的秉承、发展,从而保证医学流派的形成和延续。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第一批64家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福建黄氏蛇伤学术流派名列其中,且作为中医急救入围的唯一一家。2019年,在第一批基础上择优确定51家进入第二轮建设。

黄晓军,黄守华之子,负责龙岩分支工作,沿袭“黄金源蛇药”祖业,开办“黄晓军中医外科诊所”,继续从事蛇伤救治工作。立足龙岩,长期从事中医外科和蛇伤治疗以及蛇伤祖传产品的传承、创新,使龙岩的蛇伤救治水平长期保持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为世界特色医药协会常务理事,亚洲蛇伤防治学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蛇伤与蛇毒医学专业常委,福建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委员,龙岩市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常委,《中国毒蛇及蛇伤救治》《中国的毒蛇蛇毒与蛇伤防治》编委、《蛇志》杂志社编委、《中华蛇学与医学》编委会编委、《福建省中医药传统知识项目选编》编委。2018年, “黄金源蛇药”被授予新罗老字号。第3代传承人黄晓军认为毒蛇咬伤属于急症,表现在于急,治疗要求速。辨病辨证是治疗的基础,熟悉疾病分类、发展规律,快速诊断。运用黄氏蛇药、验方,有预见性地先发制药,药先于症,迎而击之,先证而治,及时祛除毒邪,控制病情的蔓延深入,避免正气的过度损耗,使正胜邪去。重视个体化治疗,结合闽人多湿的体质特点,分清标本主次的不同,多层次、多向性的分阶段治疗,临证中不可妄加攻伐,应中病即止,注意顾护脾胃。《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径至),必因于脾乃得禀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四季脾旺不受邪”,且《景岳全书•卷之二•脏象别论篇》云:“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外科证治全书•胃气论》所说:胃气一败,便为凶侯,故善治外证者,无论大小轻重,必先顾其胃气。故有“善治疮疡者,不在外治,而在内治脾胃”。因此,在毒蛇咬伤治疗上需重视脾胃的顾护。

持续20年每年底都举办的学术会议

新世纪新时代,第四代黄小宾弟子王世军、黄玮杰薪火相传,继往开来,不断创新创造。

黄玮杰,黄晓军之子,黄金源直系第四代传承人,福建省人民医院蛇伤救治中心医师,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蛇伤与蛇毒医学专业委员。

如今,第五代传人已经开始入行,黄金源蛇医五代人,在继承祖辈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在蛇伤诊治理论上进一步整理阐发,提出火毒证运用“清、下”、风毒证运用“汗、下”的理论。以《内经》“阳不胜阴则五脏气净,九窍不通”为理论基础,治以“辛温开窍法”、“温阳救逆法”。以温病学“卫气营血传变”、“三焦传变”理论及血证论为主导思想治疗毒蛇咬伤之火毒证,临床疗效显著。

新药入编项目选编

百年前,黄金源自制的“黄金源蛇药”“黄药散”“解毒消肿止痛散”“蛇油风伤膏”等药品因用法简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深受广大农村群众欢迎,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救急药。对急性绞痛、中暑、昏迷、无名肿毒、蛇、蜘蛛、蚂蚁、蛾、蜂等虫蛰均有疗效。凭着先生良好的医术医德,“黄金源蛇药店”获得交口称赞的好口碑,成为龙岩地区远近闻名的“老字号”。

新蓝图,新征程,造福八闽,恩泽龙岩。黄金源三代传人研发拓展蛇药,有蛇油风伤膏治疗风湿痹痛、祛腐生肌膏治疗溃疡、解毒散瘀丸治疗瘤病、急救散治疗毒蛇咬伤危重症、解毒消肿止痛面治疗毒虫咬、蛇串疮 ,解毒膏治疗疮疡、黄金源蛇药1号治疗毒蛇咬伤(火毒证)、黄金源蛇药2号治疗毒蛇咬伤(风毒证,风火毒证)、黄金源蛇药三种剂型(急救散、蛇药、解毒膏)、解毒丸治疗毒蛇咬伤等新药,入选由福建中医药研究院《福建省中医药传统知识项目选编》。

中医中药在抗疫中的独特作用,中医辨证论治成为新宠,一系列促进扶持中医中药发展的法规出台。有理由相信,起源于龙岩的黄金源蛇医蛇药将迎来大发展的春天。